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书公开 > 文书制度 >

文书制度

裁判文书上网发布实施细则

【来源:海口中院】发布时间:2014-03-10【字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审判公开原则,加大审判、执行工作透明度,为规范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发布裁判文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发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和《关于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 裁判文书上网发布是指人民法院将具有实体内容的生效裁判文书,通过专门的平台在互联网向社会公布。
      第二条 裁判文书上网发布应当遵循合法、及时、规范、真实的原则。
      第三条 裁判文书上网发布的管理机制。
      (一)裁判文书上网发布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本院研究室负责。研究室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在互联网发布本院符合上网条件的所有生效裁判文书;
      2、发现在互联网发布的裁判文书存在笔误的,负责通知原合议庭进行补正裁定,并将补正裁定发布在原裁判文书下方,不得直接更改原上网文书;
      3、建立舆情动态跟踪制度,及时搜集与本院裁判文书上网发布相关的反馈信息,有效预防、处置、消除媒体负面炒作等行为对法院形象和司法权威的不利影响;
      4、及时纠正裁判文书上网发布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行为;
      5、针对裁判文书上网发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
      6、按季度通报各业务部门提交报送裁判文书的情况。
      (二)在互联网发布的裁判文书制作质量,原则上由各承办法官负全责。
      (三)裁判文书上网的数量和质量由审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监督、管理。
      第四条 裁判文书上网发布的范围。
      (一)在互联网发布裁判文书应当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法释[2013]26号文件规定的四种例外情形之外,所有生效裁判文书都应当上网发布,包括各类案件的判决书、裁定书等。
      (二)裁判文书有下列四种情形之一的,不应当在互联网发布:
      1、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
      2、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
      3、以调解方式结案的;
      4、其他不宜在互联网发布的。
      第五条 裁判文书上网发布的格式要求及技术处理规范。
      (一)裁判文书的文本命名要求
      为方便查询检索,裁判文书统一以案件名称命名,案件名称表述为“当事人+案由+审级+文书种类”,如:民事案件二审判决书可表述为“某某公司与某某公司某某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二)裁判文书的文本格式要求
      1、裁判文书标题,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统一用“小二号黑体”;
      2、.裁判文书的其他内容,包括案号、正文等,统一用“小三号宋体”;
      3、行间距统一设定为“25磅”,字间距设定为“标准”;
      4、结尾处保留审判人员,裁判日期、书记员等信息。这些信息要上下对齐、居右设置;删除“(院印)”、“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等内容。
      (三)裁判文书的文本内容要求
      在互联网公布的裁判文书,除依照最高法院的有关规定需要进行技术处理的内容外,应当与送达当事人的裁判文书内容一致,不能进行任何修改。
      对已送达当事人的裁判文书进行补正的,应当及时在互联网发布补正裁定。
      (四)裁判文书的技术处理内容及方法
      1、应当保留或进行匿名处理的信息
      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时,应当保留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等真实信息。
      对下列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姓名必须采取符号替代方式进行匿名处理:
      ①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中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②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
      ③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以及免予刑事处罚,且不属于累犯或者惯犯的被告人。
      上述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姓名,以“张某某”、“王某某”等替代。同一裁判文书中姓氏有重复的以“张某甲”、“张某乙”等形式替代。
      2、应当进行删除处理的信息
      ①自然人的家庭住址、通讯方式、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健康状况等个人信息;
      ②未成年人的相关信息;
      ③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银行账号;
      ④商业秘密;
      ⑤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
      删除部分不以任何文字及符号替代,但应保持前后内容的连贯性。
      第六条 裁判文书上网发布的审批程序
      (一)上网前的审核。独任法官或合议庭认为裁判文书应当上网的,报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提交研究室上传。认为生效裁判文书属于“不宜在互联网公布” 情形的,由承办法官提出书面意见及理由,经部门负责人审查后报主管副院长审批决定。
      (二)上网后的审核。在互联网公布的裁判文书,确因法定理由或者其他特殊原因需要撤回的,应经部门负责人审查与分管院领导审核同意或经省高院审查决定后,可分别在椰城法律网或天涯法律网、中国裁判文书网办理撤回及登记备案手续。
      (三)裁判文书从开始审批到上网发布完毕,各部门要认真填写《裁判文书上网发布审批表》,并将《裁判文书上网发布审批表》按月报送研究室存档备案。
      (四)研究室的网站管理员收到各业务部门提交的裁判文书电子文本后,应及时在椰城法律网、天涯法律网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同步发布。
      第七条 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及时上网发布。各部门要指定专人在裁判文书生效后七日内将文书录入到本院审判管理系统并按照最高法院的有关规定完成技术处理,再由研究室网站管理员从审判管理系统中提取裁判文书数据及时在互联网发布。
      第八条 在互联网发布裁判文书,要履行裁判文书上网的告知义务。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中告知当事人在互联网发布裁判文书的范围,并通过椰城法律网、电子触摸屏、诉讼指南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告知本院在互联网发布裁判文书的相关规定。
      第九条 在本院网站的“裁判文书”二级页面上应当提供操作便捷的检索、查阅系统,方便公众检索、查阅裁判文书。
      第十条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监督和指导辖区内法院在互联网发布裁判文书的工作。
      第十一条 做好裁判文书上网发布的督查工作。
      在互联网发布裁判文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一)未经审批擅自在互联网发布裁判文书的;
      (二)应当进行技术处理的信息内容未按规定处理,而直接在互联网发布裁判文书的;
      (三)审批把关不严,导致不应发布的裁判文书在网上公布的;
      (四)对网民的批评、意见与疑问的回应、处置不及时或明显不当的。 
      第十二条 本细则由海口中院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014年03月10日
打印】【关闭